咨询电话:0519-89629558

骏驰专刊第328期:最高法明确!未签劳动合同超过1年后的二倍工资是否支持?

人力资讯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实务中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未补订,需继续支付二倍工资。

2022年2月21日,最高法院与人社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人社部发﹝2022﹞9号),对此进行了明确,意见第二十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前款情形,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之后的第二倍工资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020年7月10日,人社部与最高法院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其中案例11亦对此进行了明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联合发布第一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的通知
人社部函〔2020〕62号

案例11.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是否应当支付第二倍工资
基本案情
2016年8月1日,万某入职某食品公司,从事检验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万某月工资为3000元。万某入职时,公司负责人告知其3个月试用期后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双方一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8年7月31日,万某与食品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万某要求食品公司支付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未与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二倍工资,该公司拒绝支付。万某遂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申请人请求
裁决食品公司支付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二倍工资36000元。
处理结果
仲裁委员会裁决驳回万某的仲裁请求。
案例分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万某与食品公司之,间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是否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毎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从上述条款可知,用人单位支付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第二倍工资的情形包括两种:一种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第二种是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二种情形中的“本法规定",是指《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三种情形,即“(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而《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对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满一年的法律后果的拟制规定,并非有关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对于此种情形的法律后果也作了相同的分类规定。
本案中,万某于2016年8月1日入职,食品公司一直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自2017年8月1日起,根据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之间视为已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非《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因此,食品公司无须向万某支付未依法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二倍工资,故依法驳回万某的仲裁请求。
典型意义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为了保障劳动关系稳定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了“可以”“应当"“视为"三类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其中“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主要目的是为解决一些用人单位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所应承担的第二倍工资责任在法律性质上是惩罚性赔偿,该责任设定与拟制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相结合,既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又限制了用人单位赔偿责任的无限扩大,有效地平衡了各方利益。

环球要闻

德总理朔尔茨谈中国之行:不想脱钩

“我们寻求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我们不会忽视分歧。这是德国和中国开诚布公交流的一部分。”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前夕,《法兰克福汇报》2日刊登朔尔茨自述文章,阐述此次中国之行的意义。
巴基斯坦前总理遭枪击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1月3日,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在游行活动中遭枪击。

俄外交部称8000多名雇佣兵已抵乌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日称,俄外交部表示来自6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雇佣兵已抵达乌克兰。俄军方表示其中3000多名外国雇佣兵已经被消灭,同样数量的人员已经回国。

联大连续第30次通过决议要求美国停止对古巴的封锁

当地时间11月3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在其纽约总部举行的会议上再次以185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通过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的决议。这已经是联合国会员国连续第30次以压倒性多数支持终止美国对古巴的封锁。

国内热点

住建部:大众对国营食堂的猜测有误会

近日,大众对于“国营食堂”的讨论和猜测,成了一个舆论热点。这些议论的源头主要是两份文件,其中一份文件是住建部和民政部发布的,另一份是河北省卫健委等单位发布的。11月2日,住建部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猜测完全是误会。“不可能一下子出现大批的国营食堂,没有这种要求。”该官员说。

多地强调:不能无休止地管控和限制

内蒙古、河南、甘肃相继强调疫情防控的精准性。10月30日和31日,内蒙古、河南、甘肃分别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均强调要精准防疫,不能因为个别疫情就长期无差别进行封控,要让城市逐步恢复活力,让抗疫有力度更有温度。

加拿大要求3家中企撤资

当地时间11月2日,加拿大工业部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投资。涉及三家公司分别为,中矿资源旗下中矿(香港)稀有金属资源有限公司、盛新锂能香港孙公司盛泽锂业国际有限公司、以及藏格矿业旗下全资子公司藏格矿业投资(成都)有限公司。
“进博效应”引外企持续加码中国

总投资128亿元的中意直升机项目落户浙江、总投资50亿元的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项目基地落户广东、总投资超20亿元的Apollo纯电动跑车产业项目落户上海……这是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关的最新投资项目。这些项目的领投人,都曾是进博会的展商,如今成了坚定加码中国的投资商。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联系方式
客服:0519-89629558
邮箱:cs@czjch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