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0519-89629558

骏驰专刊第357期:经济补偿中的N、N+1、2N、2N+1、2(N+1)

人力资讯

HR经常会听到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的一些约定俗成的表述方式,比如,N、N+1、2N,有几次在讲课时有HR提到现在有一些员工提出了2N+1、2(N+1)的计算方式,问我是不是有这样的规定。

必须明确,2N+1、2(N+1)根本不存在法律上的依据,提出这样的要求,往往是劳动者对法律的误读或受到一些似懂非懂的“专业人士”误导所致。

结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N实际为工作年限的代称,正常情况下的经济补偿为N。

仅有三种法定情形解除合同,且未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的,经济补偿为N+1。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为2N。

N、N+1、2N分别适用不同情形,不能兼得。

最容易被误读的是什么情况下要“+1”,很多人不管合同解除理由是什么,一概认为需在经济补偿外再加一个月的所谓代通知金。

劳动合同法中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共有6条,即第36条关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第37条关于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第38条关于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第39条关于过错性解雇的规定,第40条关于非过错性解雇的规定,第41条关于裁员的规定。

法律并未规定每种解除合同行为均适用“代通知金”的规定。劳动合同法只在第40条中对“代通知金”进行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因此,“代通知金(+1)”仅在用人单位以上述三种理由解除合同且未提前30日书面通知时才能够适用,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合同不是上述三个理由,或者虽然是上述三个理由,但已提前30日书面通知,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代通知金”是无法得到法律的支持的。

需特别注意的是,依据《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40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届满,用人单位如终止劳动合同需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第47条规定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未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的,以劳动者上月日平均工资为标准,每延迟1日支付劳动者1日工资的赔偿金。这个算是地方法规中规定的一种特殊的“代通知金”了,纵观全国,目前也只有北京有这样的规定。

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第41条关于裁员有“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是不是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代通知金”?

我认为,劳动合同法规定可用一个月工资代替通知期的仅限于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三种情形,用人单位依据第41条规定裁员但未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的,属于违法解除合同行为,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违法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即支付2N,劳动者要求支付“代通知金”无法律依据。

当然,不管N、N+1、2N、2N+1、2(N+1),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能够达成共识,用人单位也同意支付,那是当事人对自身权利的自行处置,法律并不干涉。


附: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四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环球要闻

俄亥俄州请求灾难援助被联邦政府拒绝

2月初,美国俄亥俄州发生列车脱轨事故,导致多种有毒化学物质泄漏。据福克斯新闻2月16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已经拒绝了俄亥俄州州长提出的联邦灾难援助请求,并认为该州“目前没有资格获得援助”。
俄乌再次交换被扣押人员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公告称,当地时间2月16日,有101名此前被扣押的俄罗斯军人从乌克兰控制的领土返回。他们将乘坐俄罗斯空天军的运输机飞往莫斯科,在俄罗斯国防部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

拜登任命迈克尔·斯弗拉加为美国首位北极大使

当地时间2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任命迈克尔·斯弗拉加(Michael Sfraga)为美国首位北极大使。迈克尔·斯弗拉加现任美国北极研究委员会主席,被认为是北极地理和政策方面的专家。

俄罗斯驱逐4名奥地利外交人员

当地时间2月16日,俄罗斯外交部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决定驱逐4名奥地利驻俄外交人员,作为对奥地利的回应措施。当日,俄罗斯外交部召见了奥地利驻俄大使,并向其宣布了俄方的决定。

国内热点

中央: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6日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2022年11月以来,我们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2亿多人得到诊治,近80万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
重磅!中国伊朗《联合声明》发布
2023年2月16日,为深化发展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和伊朗两国共同发布《联合声明》。声明涉及政治安全防务等多个领域,表示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伊两国均致力于加强双边关系,促进各领域全面战略合作。
苏州火灾致6死28伤
2月16日,苏州相城区渭塘镇的一场火灾引发关注。据官方通报显示,2月16日上午6时7分左右,渭塘镇珍珠湖路1号发生火灾,7时10分火势被扑灭,现场搜救已完成。事故造成6人死亡,另有28人送医救治,其中2人伤势较重,暂无生命危险。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中国救援队圆满完成赴土耳其救援任务拔营返程
2月16日晚,中国赴土耳其开展国际救援的中国救援队82名队员,乘坐国航包机回国。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同机返程。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联系方式
客服:0519-89629558
邮箱:cs@czjchr.com